在健身圈里
1.正确认识硬拉
关键词:相扑硬拉,传统硬拉
- 举重者能在硬拉的起始姿势运用巨大的腿部力量,所以硬拉的难点经常是保持背部紧绷以将杠铃拉离地面
- 硬拉需要举重者在完全静止的姿势中发力
- 硬拉以向心收缩开始,以离心收缩结束;而深蹲是以离心收缩开始以向心收缩结束
- 离心-向心转换产生的能量类似于把皮筋拉长所积攒的弹性势能;而硬拉却是从向心-离心的转换,是从最难发力的位置开始动作,需要举重者在没有任何反响阶段或者其他辅助的条件下,全程产生必要的爆发力将杠铃拉起地面,并向上运动
- 握力对硬拉来说至关重要,硬拉也可以锻炼握力。建议在热身组用双手正握,在大重量的正式组用正反手握法
- 握杠方法。如下图
硬拉时戴不戴腰带
2.站姿
- 双脚脚后跟相距20~30cm,同时脚尖向外
杠铃杆距离小腿3cm左右
最有效率的杠铃杆运动路径是垂直地面向上,所以如果一开始杠铃杆就从脚中心正上方启动,并始终在脚中心正上方竖直向上运动直至锁定位置,那么举重者就完成了一次有效率的硬拉
- 杠铃杆应该放在全脚掌中心上方,而不是前脚掌中心上方,下图中A B正确,C错误
一直是个热门话题
3.握姿
- 握距的大概是弯腰后,双手自然垂下的距离,大概45cm
- 通过直腿,弯腰的方式而不是下沉髋部的方式握住杠铃杆
- 握住之后不要移动杠铃杆
腰带
4.膝盖前伸
- 握姿确定之后,屈膝并适膝盖前伸到胫骨刚刚碰到杠铃杆的位置
- 再次强调,不要移动杠铃杆
- 膝盖前伸的过程不要下沉下沉髋部,胫骨一碰到杠铃杆就马上锁定髋部
- 接下来略微外展膝关节,使其和双脚平行。这之后膝盖会与肘部接触
- 保证杠铃杆与胫骨稍稍接触,并略微外展膝关节
绝对是健身房里最常见的护具
5.挺胸
- 举重者通过紧缩上背部肌肉完成挺胸动作,而且这个动作还启动了一个盆骨的脊柱伸展过程
- 向上抬起你的胸膛,从而让胸部在两手臂之间向上移动,让这种收缩沿着背部向下传递,直至腰椎收紧并处于收缩状态
- 眼睛看着4米前的一个点,同时保证下巴朝下的状态
- 挺胸的过程中,腘绳肌的张力会与下背部的正确伸展姿势之间对抗,但是要记住:在背部肌肉与腘绳肌争夺骨盆姿势的控制权时,必须让下背胜利!
上次MAX去健身房
6.硬拉
- 深吸一口气,然后把杠铃杆向上拖拽到你的腿部。“拖拽”意味着接触,而杠铃杆在向上到达锁定位置的过程中,从未脱离与双腿的接触,如果你正确完成了这一步,杠铃杆的运动路径就会是一条笔直的垂线
- 这个过程从脚中心上方的位置开始,然后在胸部挺起、膝关节和髋关节伸展、脊柱处于正常人体解剖学姿势,以及双脚平贴地面、双臂自然下垂的顶部姿势中结束
- 如果在硬拉过程中,杠铃杆远离了双腿的话,那么杠铃就会失衡
到达硬拉顶部时候,只需要挺起胸部,不要向上或者向后耸肩,身体也不要向后倾斜
放下杠铃的路径要与拉起时一致,只需要将髋部向后挺,让杠铃沿着紧靠大腿的一条笔直的垂线滑下,与此同时,你的下背部应该处于伸展状态并保持中立位且锁定
- 当杠铃杆下放至低于膝盖的高度时,弯曲膝盖以结束下方杠铃动作
练硬拉的时候
7.背部姿势
- 当你握住杠杆挺胸的时候,你还要激活竖直肌伸展腰椎
- 但是要注意,过度伸展的腰椎前凸姿势不是启动硬拉所需要的姿势,正常的解剖学姿势才是
我朋友居然说我是在装X
8.角度打开次序
当我们在做硬拉时身体会自然形成三个角度:背角、髋角和膝角
当杠铃已经被拉起至离开地面时,应该首先打开膝角,然后打开髋角——这样就能产生一条垂直的杠铃运动轨迹
错误一:当髋角首先打开时,杠铃杆必须前移绕过膝盖,在这种情况下,小腿经常会被擦伤,且杠铃杠的运动轨迹不是一条直线
错误二:在杠铃离开地面之前,膝角就打开了,这样举重者就不会用到股四头肌移动重量。当腘绳肌不能控制膝角时,背角就会接近水平。这会使杠铃杆远离胫骨,并使举起负重时所做的功主要依靠髋部伸展的力量来完成
- 为了解决错误二——屁股过早抬起的问题,可以在拉起杠铃杆之前就首先收缩腘绳肌和臀肌来纠正这个问题;如果这种做法不奏效,可以试着首先抬起胸部,进而激活产生上述动作的肌肉,这样会使臀部靠下
- 要注意,硬拉并不是一个把杠铃握在手里的深蹲,这是一个拉起动作,是一种力学机制完全不同的动作
我真的是......
9.小细节
- 呼吸是经常被人们忽视的细节,为了将杠铃拉起,你需要实施这个步骤:在杠铃处于地面时吸气,这口气要等到杠铃重新放到地面时候才呼出
- 有些人会在第一次硬拉后借助杠铃掉下去的弹力来做余下的硬拉。这种方式会有以下几个缺点
- 硬拉动作耗费在重新调整脊柱姿势并使之进入伸展状态,并在拉起时保持这种姿势的能量是硬拉过程中能量消耗的主要部分,如果用弹力,那么这部分练习就会缺失
- 运用弹力会让后背来不及调整腰椎的状态,很容易让举重者在一个错误的腰椎状态下举起大重量
- 弹力的震动会让你越来越握不住杠铃杆造成滑脱
双眼要注释在某个点上,如果你在拉起杠铃时向下直视地板的话,杠铃经常会向外摇摆并远离胫骨。而如果你的双眼注释某个点,就能使颈部处于解剖学上的中立位置,这样你就能更好的保持胸部挺起、上背部的紧绷状态。这个点的位置就在你前方4米左右的地板上
保持手臂笔直。手臂在硬拉中只起到力的传导和固定杠铃杆作用,所以千万不要想着弯曲肘部,而很多人会下意识这么做。你一定要相信:手臂的肌肉不能参与硬拉,笔直的肘部是拉起杠铃的最佳方式
- 完成硬拉。一但杠铃完成了沿着腿部向上的路径,你就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完成完成硬拉。首先你要通过挺胸并使膝关节、髋部和腰椎同时处于伸展状态的方式锁定杠铃杆。但是有的训练者会犯以下错误:
- 完成后加入耸肩的动作,其实无需通过夸张的耸肩完成额外的训练量,而且这个动作可能会造成颈部损伤
- 同样,夸大锁定阶段髋部伸展动作并使腰椎处于过度伸展状态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 动作完成后没有锁定膝盖,导致身体在完成时没有进入一个稳定的状态
- 下放过于缓慢。如果重量在可控范围内可以用这种方式下放杠铃,但是如果你在冲击大重量,千万不要这么做
- 当你握力不足时可以使用助力带,但其实在拉起1.5倍体重前最好不要用,这会抑制你握力的增长
单身二十多年了
10.警告
-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练习单次最大负重硬拉。背部受过伤,而且可能再次受伤的人,以及那些不能学习如何正确完成动作的人,没有必要练习最大负重的硬拉。如果你能完成最大负重硬拉,那当然更好,因为功能性的背部力量最好通过功能性的背部训练完成。但是如果你不是力量举运动员,从训练角度讲,单次最大重量的硬拉收益是很小的。
再不把腰练得给力一些
祝撸铁愉快,如果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点赞~
怕是要单身一辈子咯
初学者要不要戴腰带?
什么情况要戴腰带?
戴腰带有什么好处?
为了不让你们遭受别人的嘲讽
帅气而迷人的MAX
今天就来唠唠这个问题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展开剩余92%
腰带可以增加
腹内压
缓解背部肌群的负荷压力
增强核心力量
减轻椎间盘所受的压力
并帮助你完成最后几组重量
或是多完成几次动作
让训练肌群达到更深的刺激
(下图70岁奶奶级别硬拉 反正MAX是比不了)
在运动过程中提供支撑力
托住腰部
减轻肌群负荷压力
防止受伤
某些功能性的护腰背部附有金属片
能有效提供较大的支撑力
避免意外的伤害
一般这种护腰的后部都较硬
在动作产生前,能预先收缩产生
“抗动作”的内核心腹内压能力
比如深蹲下蹲时,利用腹式呼吸法
吸气后将气回压在下腹创造腹内压
举重腰带
能加强腹内压的力道
通过腰带提升运动表现
间接提高训练质量
可以缩短临界点
大量的研究表明
腰带的使用也会提高举起速度
有实验以中上级水平人群为对象
使用重量为1rm的90%
杠铃从地面拉起到
膝盖位置的所用时间
腰带组的所用时间要短0.3秒
另一项以深蹲为对象的研究
bte365正规网站,(8rm 体重*1.6倍水平组)
使用腰带带来的举起速度的
提升最高可达6%
除此之外腰带还有
保温和塑性的作用
佩戴腰带会给腰部
增加适当的压力
有助于减肥塑身
加强细胞代谢
燃烧脂肪
这时候就要弱弱地问一句
能把MAX的水桶腰勒成小蛮腰不?
腰带基本分为两种
1.举重腰带:
标准的举重腰带两边窄
向中间逐渐增宽
举重竞赛用腰带
一般宽度不超过12cm
厚度一般不超过10mm
由于整个过程动作相对较多
下蹲深,一般不需拉太紧
腰带硬度也不必太大
2.力量腰带举:
前后宽度一致
一般宽度为10cm以上
厚度10mm以上
硬度较高 非常厚重
由于力量举深蹲重量较大
对腰腹部压力也更大
因而一般越硬越好
穿戴时,一般也拉得更紧
甚至需要借助外力
一般举重腰带可以做竞技举重的动作
也可以做力量举深蹲
但反之不推荐
用专业的力量举腰带
做举重动作的话会非常的碍事
虽然腰带很好的帮助我们训练
但很多人却用错了它
过度保护心理令很多人
无论做什么动作
就像MAX一样
一开始什么重量都戴着腰带
这是相当不明智的
变强
是一种刺激→再适应的过程
过度保护只会
越来越弱
训练中我们的身体会
慢慢适应负重
同时核心稳定性
也会逐步增加
若在低强度时
就开始使用腰带
我们将会失去学习如何
启动核心肌群来稳定身体的机会
注意!下面是重点:
对于初学者或者低负荷训练时
不要佩戴腰带
让你的身体学会正确的操作模式
深蹲、硬拉的配重到达
体重80%之前
每周硬拉与深蹲总次数
本文由bte365正规网站发布于赛事焦点,转载请注明出处:平时不注意,没想到这玩意儿对男人腰部影响那
关键词: